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王迎春首页作品

挖山不止

分享到:
挖山不止
  • 80x78

    陕北姑娘

    • 创作年度:1979年作
    • 作品尺寸:58*37cm
    • 材质:水墨写生
  • 80x78

    女模特

    • 创作年度:1979年作
    • 作品尺寸:68*45cm
    • 材质:水墨写生
  • 80x78

    汇报

    • 创作年度:1974年作
    • 作品尺寸:185*200cm
    • 材质:布面油画
  • 80x78

    挖山不止

    • 创作年度:1973年作
    • 作品尺寸:215*155cm
    • 材质:纸本设色
上一页 下一页 161-164/42页
创作年代 1973年作 尺寸 215*155cm
材质 纸本设色 装裱
题材 所属系列 艺道双骥---王迎春绘画作品集
作品描述 《挖山不止》(王迎春、杨力舟作参考图例之四)不仅主题思想挖掘得较深,表现技巧也运用得较好。作者在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既运用了传统的笔墨技法,又吸收了西画素描的长处,准确的用线与结合明暗的皴擦使人物的形象与双手刻画得结实有力,画鼻下、唇下、颏唇沟及下巴的投影加强了外光的明亮感,有力地表现了画中主体人物誓把山河重安排的豪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运用明暗不能贪多求全,作者处理白头巾时完全不用明暗,而是充分发挥了线条造型的特长,通过线条的粗细虚实变化表现头巾的结构,求得立体感。头巾的单纯处理与脸部的细腻刻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脸部的表情。中国人物画中的主次、虚实、对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突出主体,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通过头巾及棉衣裤的用笔,看出作者在素描与速写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作者运用了造型“宁方勿圆”的道理,既表现了头巾及棉衣裤的质感,又避免了松与软的弊病,这和英雄人物的性格是和谐一致的。它起了很好的衬托作用。衣纹用笔以浑厚的中锋为主,略施皴擦,以示衣纹的起伏。染色时的留白轻染加强了棉衣的厚度。不要以为除了五官之外都可信手拈来,殊不知厚重的衣服道具,稳重的体态(这须要从平时的动态速写中磨练)都与塑造高大的英雄形象有着内在的精神联系。景与人也是相互衬托的,传统绘画有通过人物的动态来加强自然环境特点的描写。如清代华岩的《天山积雪图》(故宫博物院藏)通过裹着风袍,在雪山坡上望着孤雁在寒空中高飞的行人,以及仰天长鸣的骆驼,虽未直接写风雪,但已令人感受到高处不胜寒的意境。又如宋人《风雨归舟图》(故宫博物院藏)中,也并未直接写风雨,而是通过渔夫戴着斗笠,披着蓑衣,顶风撑船的姿态,以及江面滚滚的波涛,使人感觉到正吹着狂风,下着骤雨,这种含蓄巧妙的表现手法,对我们今天的创作仍是值得借鉴与启发的。但这个手法并不排斥直接描写的必要性。在《挖山不止》中利用了大片表示雪天的空白,既为了突出人物,同时又为了突出英雄人物火热的革命干劲,使之与寒冷的环境形成鲜明对照,它使人们从战天斗地的劳动场面中强烈地感到,虽是严寒的冬天但是却没有冬天。作者在重色衣服上也描写了真实的飞雪,在刻画青年农民的形象时,还真实地描写了嘴里喷出的热气,这种表现雾气的手法在传统山水画中是常见的,但用在这里却是一个创造。作者在表现山坡时运用了传统的皴法用笔,但没有搬用南宋北派的皴法,而是活用了传统的皴法,表现了真实的冰雪覆盖的山西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
摘自:杨之光“中国画人物画技法”

预展拍品

作者信息

王迎春

进入官网>>

出生年份: 1942~年

擅 长: 国画

毕业院校: 西安美术学院

最近展览

“现实的光芒”中国画

展览时间:2016.07.26 - 2016.10.23

展览地点:中华艺术宫

最新作品

平型关大捷

1969年创作

挖山不止

1973年创作

汇报

1974年创作

黄河三联画之二《黄河在咆

1980年创作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王迎春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