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年份: 1942~年
擅 长: 国画
毕业院校: 西安美术学院
创作年代 | 1980年作 | 尺寸 | 220*290cm |
---|---|---|---|
材质 | 纸本设色 | 装裱 | |
题材 | 所属系列 | 艺道双骥---王迎春绘画作品集 | |
作品描述 | 中国美术馆藏 我是在“表现了生活的美”这个关键上赞赏《黄河在咆哮》这幅作品的。我说它“再现”了我曾经目击的景象,正因为作者们运用了如何表现美的艺术技巧。据我看来,有这样几点值得提倡。 首先,作者在画面上安排的空间,是一个近乎鸟瞰的空间,是一个可以看见船夫们斗争全貌的空间,是我站在渡船上不能看见的空间。这种不同视角的安排,正是作者艺术手腕的高明之处。年纪大的读者大概还记得从前读过的《三国》、《水浒》、《西游记》之类的小说插图,这些插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让读者从墙外可以看到墙内,从楼上可以看到楼下,从屋里可以看到屋外。应当说明,这种视角是在任何场合(比如在高楼、在升降机上、在飞机起落的空中都找不到的,这是一种造型艺术所特有的视角。现在,大概被当作“不科学”的东西丢到九霄云外去了。而《黄河在咆哮》的作者,却拣起了这个不合乎透视学的“老古董”,而且用得非常巧妙,一点也没有露出“不科学”的痕迹,让观众浏览了黄河上的船夫于惊涛骇浪作斗争的全貌。 当我草写这篇短文的时候,当然也想到所谓“名作”和“非名作”的关系问题。古往今来,“名作”都是从无名作品的积累中产生的。当界限还不能划得十分清楚的时候,也曾经有人发出过“有名不抵无名”的感慨。因为这样,我才肆无忌惮地推荐这幅作品。我认为,造型艺术的好坏标准,是在于有没有表现出真正的美。 摘自:蔡若虹“力量的美,征服自然的美---读水墨画《黄河在咆哮》” |
出生年份: 1942~年
擅 长: 国画
毕业院校: 西安美术学院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